修齐礼仪书院 · 东方礼仪文化学会旗下官方网站

修齐电子杂志

书院-02

礼仪培训师人才培养中心东方礼仪文化学会 · 修齐礼仪书院

礼仪培训咨询服务热线13564762491在线咨询

修齐礼仪案例新闻

礼仪文化,中华礼仪三部经典

作者: 编辑: 来源: 发布日期: 2020.03.16
信息摘要:
中华有懂礼、习礼、守礼、重礼的传统,所以被称之为“礼仪之邦”。礼仪文化在古代社会规范着人的道德和行为,也是文明的象征,是中华优秀的之一。礼仪…
  中华有懂礼、习礼、守礼、重礼的传统,所以被称之为“礼仪之邦”。礼仪文化在古代社会规范着人的道德和行为,也是文明的象征,是中华优秀的之一。礼仪在历史上被不断的修正、完善、继承和发扬。《周礼》、《仪礼》、《礼记》三部专门阐述礼的经典著作在中华文化中有举足轻重的地位。
  礼深含人类对宇宙天地的敬畏,对德行的追寻,对和谐的追求,对人本身的期望和宽容,以及对美好生活的期待,对审美情趣的重视和培养,以及对社会秩序的协调。《左传·隐公十一年》所谓:“礼,经国家,定社稷,序民人,利后嗣者也。”
那么,什么是礼呢?《左传·昭公二十五年》中说:“礼,上下之纪,天地之经纬也,民之所以生也。”。礼是天地法则在人类社会的体现,所谓“礼以顺天,天之道也。”(《左传·文公十五年》)等。礼还成为文明与野蛮的界标,古人以礼分夷夏(即野蛮与文明),而不以血族分内外。礼是秩序,礼对社会秩序、上下尊卑关系有严格的规范。礼是典章制度,《周官》中的官制设计在古代一直是政府机构的主要蓝本。
  《通典》卷十五记载开元八年国子司业李元灌上言:“三礼、三传等并圣贤微旨,生人教业。今明经所习,务在出身,咸以《礼记》文少,人皆兢读;《周礼》,经邦之规则;《仪礼》,庄敬之楷模;《公羊》、《谷梁》,历代崇习。今两监及州县,以独学无友,四经殆绝。”由此可见一斑。

微信图片_20200313191038

  《周礼》是古代华夏民族礼乐文化的理论形态,对礼法、礼义作了最权威的记载和解释,对历代礼制的影响最为深远。经学大师郑玄为《周礼》作了出色的注,由于郑玄的崇高学术声望,《周礼》一跃而居《三礼》之首,成为儒家的煌煌大典之一。《周礼》中记载先秦时期社会政治、经济、文化、风俗、礼法诸制,多有史料可采,所涉及之内容极为丰富,无所不包,堪称为汉族文化史之宝库。
  《周礼》被奉为儒家经典,是治国的合法教材,《周礼》从国家职能上分“邦治”、“邦教”、“邦礼”、“邦政”、“邦刑”、“邦事”六个模块,从国家治理、文化、仪式、制度、刑法、城市建设等角度对国家治理进行了明确,治国思想和政治制度方面的设定,影响深远。

微信图片_20200313191042

  礼还是日常生活的准则,其根据仁义文行忠信的要求制定的仪轨包罗万象。礼能让人区别于动物,例如食礼中的种种规矩。礼也是人与人交往的方式,例如其对称谓、迎送、仪容、宴饮、书信交往等都有相应的规范。以大类划分,它包括吉、凶、军、兵、嘉五礼,以小类划分,则有数十种,以至于《礼记·中庸》有“礼仪三百,威仪三千”之说。
  《礼记》传为孔子的七十二弟子及其学生们所作,西汉礼学家戴圣所编,孔子教授弟子的《诗》《书》《礼》《乐》《易》《春秋》“六经”,是我国古典文化中最高哲理的载体。
  书中大量记载了包括称谓、辞令、服饰、家教、尊老、丧祭、教化、礼俗等在内的古代文化史知识,几乎涉及到社会生活的所有方面,对于读古书,传承中华文明,是难得的文化宝库。在儒家“十三经”中,《礼记》一书最集中、最全面、最系统地记述、阐释了儒家思想学说的核心内容。

微信图片_20200313191045

  生活需要仪式感,国家层面更需要有仪式辅助国家管理,《仪礼》是我国春秋战国时代的礼制汇编。内容记载周代的冠、婚、丧、祭、乡、射、朝、聘等各种礼仪,以记载士大夫的礼仪为主。

  《仪礼》原名《礼》,系记载古代礼制的,今本通行十七篇。汉人以其所讲为士所必习的礼节,称为《士礼》;相对《礼记》而言,又叫《礼经》;晋人认为其所讲的并非礼的意义,而是具体的礼节形式,故称之为《仪礼》,与《礼记》、《周礼》合称“三礼”。历朝礼典的制定,大多以《仪礼》为重要依据,对后世社会生活影响至深。
【相关推荐】
查看详情 + 上一条 20到60岁的女性这样做,才是当代的魅力女性!女性行为美学修炼的秘诀
查看详情 + 下一条 一个人的礼仪是修养,两个人的礼仪是社交,三个人以上的礼仪是制度